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用车技巧 用车技巧

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_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量表题

佚名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_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量表题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2.眼见为实|上海限行新规

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_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量表题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

2.眼见为实|上海限行新规下的狂欢与困顿

3.加油每月能省百元!车主们收好这份调查报告

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_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量表题

????????????????

       3月17日,“风云车2023”大型消费者调研活动榜单正式揭晓。历经三年疫情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新品牌、车型、技术的涌现,但同时我们也见证了更多品牌面向未来变革所做出的积极调整。面对后疫情时代新的挑战,智能网联技术、动力电池产业以及全产业链布局调整,更将成为未来市场群雄逐鹿的重点。

       正因如此,我们在“风云车2023”投票伊始便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了调整,力求展现最完整、全面的市场现状。随着新能源车型在中国汽车年产销量中的“渗透率”超过20%,我们也在本届风云车评选中首次为电动车型设立了单独的分类榜单和奖项;燃油车方面,我们将SUV调整为4个组别,更贴近细分市场分类标准,并优化了各奖项入围标准和投票体验。

       在最终“风云车2023”榜单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诸多变化的体现,既有对于新技术突破的肯定,也充分反映了汽车消费意见领袖们的心声,成为引领中国市场发展的“风向标”。

“风云车2023”榜单揭晓

       “风云车”活动最早始于1976年,作为拥有47年历史的跨国评选活动,最初由德国最著名的汽车杂志《auto motor und sport》发起,活动初衷是鼓励汽车消费者用投票的方式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车型(Best Cars),并将投票结果汇总成“好车榜”展示给更多的消费者,为他们酝酿购车计划提供重要参考。

       自2001年风云车评选活动引入中国,二十二年间“风云车”与广大消费者一同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每年的风云车大型消费者调研活动也反映了汽车消费意见领袖们的心声,成为引领中国市场发展的“风向标”。

谁是“风云车2023”评选的投票者?

       每年9月或10月,我们会开始发放调查问卷,让消费者投票选出自己对车型和品牌的喜好。最终,参加投票读者的反馈会汇总到德国,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统一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最终得出一系列指标性数据,成为各个国家的汽车消费“民意调查”报告,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市场的消费者意见,还是汽车消费者利用横向对比得出更加真实的车型表现的重要参考,因此ams粉丝们对汽车的评价和观点,更能客观反映出品牌与车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

       本次调研针对2021年9月~2022年8月之间,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397款燃油车型量产车和116款纯电动车型。“风云车2023”针对13个车型分类,设置了23个车型奖项,包括微型车、小型车、中级车,直至跑车、敞篷车、SUV、MPV,以及首次为纯电动车型单独设置奖项。其中为了方便大家投票,我们按照车身尺寸的差别把候选车型中的 SUV 分成 4 组,分别是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和中大型SUV。截止2022年11月15日投票结束,共回收有效问卷 54,679份。

       除了汇总大家对车型和汽车品牌的偏好之外,从问卷调研返回的数据中我们还分析了投票者的基本样貌。

       在投票者中,男性比例占到94.8%,平均年龄为35.4岁,有超过一半的投票者年龄集中在30~39岁,他们的年驾驶里程平均为1.92万公里。另外,我们也对投票者目前驾驶的车型类别和所属品牌进行了统计,其中有40%人开的都是最近三年购买的新车。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询问了大家未来几年的购车计划,未来两年内有购车计划者比例为32.2%,其中预计选购新车的比例为27.7%。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逐步提升,产业链条相对完整。我们也在本次调研中,对于纯电动车型的购买意愿和原因进行统计,反映出了消费者在现阶段对于纯电动车型优势与劣势的不同看法。

群雄争霸,“风云车2023”榜单揭晓

       在汇聚了54,679位投票者意见的统计结果之后,最终有23款车型获得了“风云车2022”奖项。

       广汽本田飞度以20.4%的得票率获得“最佳小型车”奖项,连续数年赢得最多消费者的认可,历史获奖次数更是远超同级别车型,始终是消费者心目中的最佳选择;东风本田思域以10.3%的得票率获得“最佳准中级轿车”奖项,展现出自身强大实力的同时,更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用车需求,最终赢得市场认可。

       BMW 3系获得了“最佳中级轿车”奖项,去年它就是这个奖项的获得者,今年继续赢得认可彰显其自身独特价值;奥迪A6L也蝉联“最佳行政级轿车”奖项,延续在同级别车型对比中,消费者对于奥迪品牌的口碑认可;同样,梅赛德斯-奔驰S级也蝉联“最佳豪华级轿车”奖项,以全面的豪华表现,再度定义豪华级轿车的至臻标准。

       梅赛德斯-AMG GT以10.2%的得票率获得“最佳跑车”奖项,以更具动感的澎湃性能,让速度成为信仰;法拉利F8 Spider作为“跃马”的革新力作,凭借着人车合一的极致驾控体验,将“最佳敞篷车”奖项收入其中。

       SUV车型方面,奥迪Q3与东风本田CR-V分别获得“最佳小型SUV”“最佳紧凑型SUV”奖项。其中,奥迪Q3作为一款主打年轻市场的潮流SUV座驾,以15.9%投票率的明显优势取胜,展现出其非常均衡的产品实力;而东风本田CR-V自推出以来便持续高人气表现,作为“城市SUV市场开拓者”始终扮演着其细分市场的“常青树”,并以全面表现赢得更多家庭用户的认可。BMW X3以8.8%的投票率,在竞争激烈的中型SUV市场中脱颖而出,优秀的驾驶性能绝对是它的“杀手锏”。当然,我们还要恭喜坦克500喜提“最佳中大型SUV”的奖项,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在这个级别上的突破。

       广汽传祺M8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优势,力压本田奥德赛、别克GL8赢得“最佳国产多功能厢型车”的奖项,随着越来越多MPV车型的涌现,它的表现绝对可以算是其细分市场中的务实、实用之选,而作为“后来者”更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在“风云车2023”新增的新能源车型评选中,五菱宏光MINIEV凭借超四成的投票率,以压倒性的优势荣获“最佳新能源微型车”奖项,如同其销量一样“遥遥领先”。而在竞争激烈的“最佳新能源小型车”中,欧拉好猫GT凭借其个性的设计赢得了25%消费者的青睐。

       比亚迪秦PLUS EV与特斯拉Model 3分别获得“最佳新能源准中级轿车”“最佳新能源中级轿车”算是实至名归,毕竟这两款车型在同级市场都有着很强竞争力,赢得消费者认可也是在预料之中。而获得“最佳新能源行政级轿车”的梅赛德斯-EQ EQE与“最佳新能源豪华级轿车”的保时捷Taycan,则展现出传统豪华品牌在更豪华市场定位中的领先优势。

       smart精灵#1以22.7%得票率获得“最佳新能源小型SUV”奖项,表面消费者对于颜值和实力还是十分认可,相较同级别车型它在智能互联方面也有着更强表现。作为奥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于品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奥迪Q4 e-tron获得“最佳新能源紧凑型SUV”奖项,则是对品牌加速电气化转型的认可。特斯拉的两款车型,Model Y和Model X分别获得“最佳新能源中型SUV”“最佳新能源中大型SUV”奖项,是对品牌以互联网思维,加速整个汽车产业变革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认可。

       而在话题度颇高的MPV市场中,岚图梦想家以29.9%的投票率赢得“最佳新能源MPV”奖项。要知道,电动化变革让MPV迎来了一个新机遇,我们也看到更多品牌都将MPV市场看作新的“突破点”,全新的竞争格局更让这个细分市场显得热闹非凡。

13项指标维度考量,“风云车2023”品牌大奖

       在“风云车2023”品牌大奖中,梅赛德斯-奔驰获得了“制造品质好”和“技术先进”两项品牌大奖;BMW获得“客户服务好”“制造的车价有所值”和“我喜欢这个品牌”三项品牌大奖;奥迪获得“广告营销做得好”品牌大奖;保时捷获得“造型风格美”“运动感强”和“赛车成绩佳”三项品牌大奖;比亚迪获得“环保性高”品牌大奖;沃尔沃获得“安全标准高”品牌大奖;丰田获得“转卖价值高”品牌大奖;本田获得“可靠性高”品牌大奖。

       除了车型和品牌之外,去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几个特别的亮点。

smart——风云车年度潮流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ms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眼见为实|上海限行新规下的狂欢与困顿

       第一部分:市场细分与描述

       对于目前各种类型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选择,在包括性能、安全、用途等综合考虑的条件下,根据消费者购车的侧重(利益)不同,汽车市场是如何细分的,比如追求性能性、追求商务型、追求舒适型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细分维度对汽车市场进行细分与描述研究。

       第二部分消费态度与偏好

       不同细分市场下,不同消费者对于各种车型的偏好与态度等,以及消费者对汽车的购物行为与消费习惯、使用习惯等方面调查研究。

       第三部分:市场结构与特点

       汽车行业的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情况,比如哪些汽车行业之间的竞争,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等,不同竞争之间的关系,不同品牌之间是如何竞争的。

       第四部分:品牌形象与定位

       不同品牌汽车在消费者心目的形象是怎样的,是如何定位的,如何获取消费者的认可等。

加油每月能省百元!车主们收好这份调查报告

        [汽车之家?新闻]?10月24日,让人没有一丝丝防备,上海“突然”发布了新的外牌限行规定,将其头条发布的各类官微在朋友圈迅速炸开了锅……其实,上海作为国内特大城市,一直以来在限行方面还是相对宽松的,外牌小客车只要不上高架就能在大上海畅行无阻,即便是高架,一天也就早晚高峰不能上而已。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目前,限行新规已经执行,更严的会从明年五一开始。新规发布过去两周的上海,有新能源车的热卖——个别经销商连明年的配额都拿出来了……,有打工人的焦灼——换车?换牌?还是换工作?……本期《眼见为实》带您一睹限行新规下上海各方的反响与应对,带您看汽车消费变革的潜流,也带您看人间烟火中的凡人心。

       背景介绍:

10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宣布,为缓解道路拥堵,改善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自11月2日起对延安高架路在内的15条道路行驶的非本市机动车号牌小客车进行通行管理措施,即每日7时至20时,涉及道路禁止悬挂外省市机动车号牌的小客车、使用临时行驶车号牌的小客车、未载客的出租小客车及实习期驾驶员驾驶的小客车通行(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

与此同时,自2021年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起,每日7时至10时、16时至19时,内环内地面道路(不含边界道路)禁止悬挂外省市机动车号牌的小客车通行(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届时市公安局将另行发布通告。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此前对外牌车辆的限行政策为每日7-10时、14-19时,同样的周六、周日和全体公民放假日除外。小宁,工作地点位于来福士广场,日常用一辆非沪牌照车辆通勤,新的限行政策在早高峰期间其实没有对他造成更多的影响,但他以后也不能在10-14时以及19-20时这个时间段驾车进入限行路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车的时间。这不新政策发布后,小宁也紧忙去各大4S店挑选新能源车了。

       电动车狂欢率先抵达

不出所料,上海限行新政带来的第一个连锁反应便是新能源汽车的热销。这个对于没有沪牌却有着用车刚需的消费者来说,是门槛较低的解决方法。为此我们对上海的宝马、荣威、特斯拉、宝骏以及比亚迪经销商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实地探访了宝马、荣威等品牌4S店。所有的店均出现了访客增多、下单果断的情况,有的品牌甚至已经将12月份的份额售罄。

       宝马:买车靠“抢”

新规颁布后,到店购买宝马5系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呈现井喷之势,甚至下订单需要靠抢,若有消费者不立即下订,后面的顾客会迭声催促,单店一天的下单量在7-8辆左右。与此同时,随着这款车的热销,店内也实施了调价行为,限行政策颁布一周内基本一天会涨4000元,在我们进行调研时已经整体涨了20000元。并且,上海市内12月份的宝马5系新能源配额已经用光,甚至1月份的配额也基本售罄。在我们同事去店内进行实地探访的过程中,用人声鼎沸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店内的接待区均坐满了询问的消费者与销售人员。据了解,如果您现在想要在上海购买一台宝马5系新能源车型,年底前是不能保证能够提车的。

       荣威:上海地区订单量为此前3倍

荣威作为上海地区的“本土品牌”,具备一定的主场优势。我们了解到,在新规出台的首个周末,荣威到店客流量同期环比增长35%,工作日的日均客流量也上涨了10%。在此基础上,到店潜客下单时间小于5日的明显提高。据安亭某家4S店店长补充说,全上海共有32家荣威4S店,限行政策发布前,每周一至周五销量为50辆左右,24日发新政后,工作日5天的总销量300多辆,周六一天甚至达到600辆。我们也在工作日期间来到荣威4S店,店内有不少家长来为上班的子女询问新能源车的情况。

       特斯拉:消费者更倾向于标准续航版本

特斯拉自国产后,消费热度居高不下。此次上海限行新规发布后,特斯拉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选择之一。调研显示,特斯拉到店客流量增多2-3倍,并且在政策刚发布时下单量一度是此前的3-4倍,并在后续保持着2-3倍的水平。不过大部分消费者还是选择了标准续航版本,同时目前的提车周期相比以前需要多等1-2周。此外,我们还对到店顾客进行了调研,大部分消费者是首次购车,主要愿意是买电动车送新能源牌照。同时,我们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显示,有30%的受访者在购买电动车时选择特斯拉品牌,这一比例也是最多的。

       五菱、宝骏:因限行政策购买者较多

与上述品牌相同,五菱与宝骏品牌4S店到店客流量明显增多,并且潜客下单速度明显加快,但下单量增多并不明显。与特斯拉不同的是,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高续航版车型。在对到店顾客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消费者是因为新的限行政策购买电动车,并且是首款车的购买者,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购买者是用来“占号”,毕竟五菱宏光MINI?EV性价比较高。

       比亚迪:选择插混用户更多

比亚迪在新政发布后,上海4S店的到店客流量增长最为明显,增长达到了7-8倍,甚至有潜客在早会还没开始时就已经来签单了。据店内人员透露,限行政策发布后下单量是此前的4-5倍左右,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插电混动版车型,纯电动车型则更倾向于高续航版本。目前比亚迪4S店的供货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处于还在消化库存阶段,可一定程度上保证提车周期。

可以看到,我们探访的可提供新能源车型的品牌4S店客流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并且顾客的下单速度也要更快,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场面。作为大热门特斯拉,自然是人气爆棚,但其他品牌也不能小觑。与北京不同的是,插电混动版车型在上海地区属于新能源车型范畴,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一些,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出现了购买插混车型用户要多于纯电动车型用户,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公共充电桩较少、插混车型对充电桩依赖少以及个人更倾向于传统动力等。

此次调查,我们对百余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用户发放了问卷,下图就是其中的外牌车主面对限行新规的应对反馈。显然,买一辆新能源汽车,成为人们在限行新规之下首先想到的解决之道,送牌照,就是最大的红利,连车带牌,省心之极。但是也有一部分用户选择拍沪牌,手握那张“含金量”最高的铁皮,图的是个永远的安心——毕竟,新能源牌照是“一车一牌”,车在牌在,车废牌飞,大沪牌才是最牢靠的。

但是,财力所限或“拧劲儿”使然,也有45%的无沪牌车主选择不跟牌牌较劲儿,要么,通勤转为公共交通,车子周末开开;要么,就硬着头皮上,继续外牌行走江湖,被逮到就交罚款——其实这么多年限行政策在那儿,一直也有“硬核”外牌车主选择在限行时段到高架上碰运气,赌的就是个“额角头高”。

       新能源车,不是想买就能买

今年9月28日开始,上海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申领在“一网通办”总门户(/govPortals/index.do)“一件事一次办”专栏正式发布,涵盖了新能源汽车购车资格查询、车辆信息确认、专用牌照申请等事项,办理流程优化,办理时间由原本的26-39个工作日减少至7-14个工作日内。政府办事效率没得说,但是申请条件却卡住了不少打工人。

马会会,为西门子干活,工作地点在杨浦区,但是社保缴纳在北京。因家离公司太远,开车上班是最佳选择,之前开外埠牌照车通勤,新规一出,会会立即想到买一辆新能源车。但是,了解下来她买不了,因为申请绿牌要么得是沪籍,要么得在上海缴纳社保连续满一年以上+有上海居住证,社保一条,卡死了会会买新能源车这条路。在想尽各种办法之后,会会的选择只有一条:选择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没车,她无法通勤。

郝小齐,在中山公园商圈上班,之前开的是一辆外埠牌照车,限行新规一出,小齐决定立马把之前没当回事的居住证办起来,这样加上在上海多年交纳社保的条件,半年后就能参加沪牌拍卖了。在明年五一之前,小齐选择路面通勤,如果拍牌不能“一枪头”中,就转战地铁。小齐是北京人,此前n年摇号京牌未中,在上海已经工作多年的他,希望这次能得到上海的热情拥抱。

       拿什么给你充电,我的爱车

对于那些有资格买新能源车的人而言,还有一个充电的问题需要解决。《眼见为实》为此进行了百余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计划买新能源车的人,并没有条件安装私人充电桩。他们的日常加电如何解决?

乔万东,蔚来汽车员工,他说根本不需要操心这个问题,车子每天开去公司换电,不要太省心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买蔚来。

张兰,家住黄浦区,而且是老小区,平时回家停车位都要靠早到早抢的,万无可能安装私人充电桩了。但她所在的内环,是限行新规的“重灾区”,明年五一以后,没有沪牌或者绿牌,出门都难,所以她还是当机立断硬着头皮定了一辆特斯拉。问及充电问题如何解决时,她说打算“飞线”,笔者闻听汗毛直竖,苦苦规劝万万不可,并建议她在小区附近一带找一找公共充电桩,哪怕远一丢丢,付出些脚力也是值得的。

买车易充电难不是张兰一个人的困顿。根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的数据,截止目前上海市私人充电桩有224004个,加上公共及专用充电桩,全市充换电设施共计326448个。上海目前新能源车辆保有量36万辆,车桩比约1.09:1,远远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看上去,似乎还不错。

但是,一方面,上海是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充电桩布局启动初期,受成本和技术限制,企业大量投建的是慢充桩,导致上海现有的10多万根公共充电桩里,有八成是慢充桩。以前在慢充桩上充满一辆车需要3-5小时,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越来越大,充满一辆车可能需要10小时左右……所以市区内可用的充电桩少得可怜,基本处于排队都轮不到的状态。

另一方面,上海的充电桩布局是“外多内少”——公共充电桩主要集中在外环外区域,而中心城区的数量就少很多。根据可获得的最新的《上海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月报》的数据,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一形势,尽管数据不是今年的数据,但总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观。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充电运营商可获得、可负担的土地资源都非常有限。

然而,此次限行新规的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心城区的无沪牌/绿牌市民,根据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的监测,纳入平台的新能源汽车夜间主要停留在中环以内的城区,说明这些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居住在中环以内城区,而这一带的公共充电桩相对又是不足的。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新能源汽车的重度消费用户所在的区域,无论是安装私人充电桩还是求助于公共充电桩,“充电难”的问题都暂时得不到顺畅的解决。

       沪牌,想要拍你不容易

拍得一张沪牌当然最是万事大吉。但是,这也不容易。一方面是太难拍到,另一方面是价格太贵,且其拍卖资质比新能源牌照还要严苛。

关于沪牌拍卖的历史,咱这里不多说了,从下面图中的中签率可以看到,2013年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下跌。2013年开始,沪牌竞拍人数大幅增加,拍牌价格也不断攀升,中标价开始超过8万元,尽管政府部门从当年4月开始设置了警示价,但价格是被相对控制了,激烈程度反而愈演愈烈。

从2014年11月1日开始,上海市政府规定除了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以外,沪牌不能进行过户交易,二手沪牌必须与新牌统一拍卖。其影响是,原先通过二手车牌市场获取沪牌的消费者不得不转向拍卖平台,更多的人转向了拍卖平台,使得中标率开始跌到10%以内,导致不少市民自己拍牌经时一年而未得。

另一方面,奇货可居的私人沪牌最低成交价已经攀升到了9万元,目前私人牌照价格有政府设置的警示价干预,如果出价高于警示价,系统将不予接受,这使得私人沪牌价格相对可控。但是,警示价仅对拍卖者第一次出价有限制,决定性的第二次出价却不受警示价限制,无形中可能拉高最终成交价。

一张蓝牌牌,价格抵得上一辆小汽车。难怪有人戏谑:每一辆挂沪牌的汽车,都在拖着另一辆汽车跑。

而且,在目前的拍卖规则下,用户想要拍中,需要在毫秒级的时间里做出“预判-软件输入价格-软件取验证码-人工输入验证码-软件出价”这5个动作,太难了!这就催生了一个隐匿的行业——代拍。限行新规出来以后,沪上代拍机构的代拍费用也应声飚高,有的涨到了原先的3倍……即便如此,接受我们调查的用户中仍有67%的选择“找代拍”。

       缓解拥堵,不看初衷看“疗效”

此次限行新规的本意,旨在解决市区的交通压力,那么,有效果了吗?

对比笔者通勤经过的中环可以发现,10点以后,中环明显通畅很多,效果非常明显,原本外牌是可以在10点以后上高架的;然而,早高峰时段,却几乎没有改善,依然拥堵,原本外牌在这个时段也是不可以上高架的。

根据《2019年上海市交通运行年报》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小客车注册量已达370.4万辆(包括新能源),但长期在沪悬挂外地牌照的有170万辆,占到46%。刨去常年行走外环外的车辆,保守地按这其中有1/3的换沪牌或者新能源牌照,那么会有近60万辆开上高架、行走环线以内,那么,后续市区交通压力会有明显缓解吗?参与我们调查的上海市民中,超过一半的人对此持不乐观态度。

       编辑点评:

新规一出,上海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怒涨一波,这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供应不足的基础充电设施之间的矛盾?沪牌会更加抢手,是人们的另一个意料之中,又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道路资源是牌照投放数量的瓶颈,成交价格又考验着老百姓的喜闻乐见程度。如此一来二去,在提供多元化的出行保障、优良有序的出行环境方面,最考验的,是政府的智慧。(图/文?汽车之家?王静波/张雪莲;翁萌、上海分站的祁子鑫/曹昊旻亦参与推行本次调查)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市区的路面又恢复了

        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全国 汽车 保有量大约在2.6亿辆左右,其中广州 汽车 保有量为280.3万辆。随着“有车一族”数量的增加, 汽车 消费市场也日益强大,特别是车主的消费能力较强,各大银行已相继推出了专门针对车主消费场景的车主、 汽车 类型信用卡(以下统称为“车主卡”)。

        据了解,车主卡的大部分权益与功能均是围绕有车一族而展开,让车主的 汽车 与信用卡消费场景结合起来,以求让车主达到更好消费体验。常见的车主卡权益功能包括加油优惠、 汽车 保养、道路救援、代驾等,而额外附加的产品权益也有包括 美食 餐饮、酒店权益等等。

        那么究竟谁家银行车主卡

        最受市民追捧,

        哪张车主卡权益优惠最“着数”,

        哪家车主卡“吐槽点”最多呢?

        为洞悉信用卡行业动态,了解各大车主卡使用的满意度,一向贴近民生,为民发声的信息时报,在今年5月7日—5月14日推出了民生调查问卷之车主信用卡消费行为大调查(以下简称“调查”)。

        本次调查依托信息时报在官方网站、微信号以及微社区e街通街道公众号面向市民发布公开调查问卷,收到了近1万4千多份代表车主心声的调查结果。

        对此,行业专家和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信用卡产品细分化“窄众化”发展是大势所催,但规则设置过于复杂对于用户来说并不友好。 汽车 服务权益作为车主卡的核心,持卡人选卡时应“不选多的,只选适合的”。

        调查内容分析

        近9成车主有办理车主卡

        本次问卷共受访者男女比例为62.14%和37.86%,说明男性车主明显比女性车主比例较多,受访车主以80后、90后为主,年龄段20岁到29岁周岁及30岁到39岁所占比例达41.1%及42.67%,共计72.34%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月收入水平在6K到9K之间的受访者比例为最高的37.76%,其次为3K至6K,比例达31.84%,9K至15K的比例为16.41%。

        蓬勃发展的 汽车 市场,为车主类别相关服务带来了商机。市场有数据显示, 汽车 消费在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重占到10%左右。2019年,我国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大体上是41万亿, 汽车 就占了接近4万亿。而在本次调查中,87.43%共计12779名车主表示,有办理与车主生活服务有关的信用卡。

        停车、加油、洗车保养三大权益最受车主喜欢

        作为车主类别的信用卡,相关权益自然与 汽车 消费服务密不可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能否贴合车辆的消费场景和个人消费喜好决定了车主卡是否“接地气”贴合车主。如车辆的加油、停车、维修保养、道路救援、保险等,这部分消费对有车一族来说是“刚性消费”,因此在银行发行车主卡时候,考虑到车主的消费场景,通过与 汽车 消费服务商的合作、联名发卡,为持卡人提供 汽车 场景消费中一些优惠折扣、特殊权益等,一方面这样能使持卡人获得良好的用卡体验感,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切实的优惠,这样的车主卡才是既讨车主欢心又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从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在车主卡的服务功能中,微信、支付宝、云闪付APP支付停车费优惠以及信用卡消费满额送加油优惠(折扣、返现)和赠送或优惠洗车、打蜡、保养服务是车主们最感兴趣的权益,所占比例分别为66.73%、61.79%、45.69%(该选择题为多选题,百分比相加可能超过百分之一百),这与车主卡的定位和主要权益服务内容吻合,同时说明在 汽车 消费中较为高频的停车、加油、洗车保养三大项基础服务车主最为看重。

        便捷的加油优惠使用方式获车主喜爱

        近期国际油价如同“过山车”一般,其中对油价最为敏感的,无非是有车一族了。虽然新能源车崛起势头正猛,但是燃油车仍是目前 汽车 市场的主流。因此无论油价“上走”还是“下窜”,加油的这部分消费对于车主来讲可以说是“刚性消费”。

        作为车主卡产品设计中的“重要角色”,加油优惠权益绝对是衡量卡片是否“有着数”的要素。而从车主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好好使用车主卡的加油优惠,或者能够帮助车主享受加油“放价”。本次问卷调查中,加油优惠方面的调查作为重点调查对象,从优惠使用方式、支付方式以及加油金领取方式三个不同维度获悉广大车主的想法。

        作为最简便的优惠使用方式,刷卡加油时直接减免部分金额获得了最多车主的喜欢,其比例直逼近四成,油站的加油卡作为传统的储值加油产品,紧随其后的是25.65%的车主选择刷卡充值至储值卡加油,送电子加油卡、减免券和卡内积分兑换加油费两种非直接式优惠使用获得15.99%和15.67%的选择,不过加油多倍积分奖励就略显鸡肋,仅有3.53%的车主选择。

        “无接触”式的电子支付方式无疑给市民带来了便利,特别是在前段时间疫情肆虐时电子支付撑起了支付安全的半边天。不过电子支付的不同使用渠道又给使用者带来了另一道“选择题”。使用车主卡享受加油优惠时,四成五的车主认为信用卡绑定微信、支付宝、云闪付APP等扫码网络支付渠道最为常用,使用实体卡片在加油站内刷卡、闪付交易也占32.39%,这表示加油优惠的使用已不仅仅局限在刷卡等需要出示实体卡,更重要的是在网络支付渠道和平台能否同样享受优惠,充值至油卡后使用油卡加油仍有19.29%车主选择,现金交易而使用加油优惠的场景已比较罕见,比例仅为3.53%。

        据了解,车主卡的加油优惠中部分还包含返现奖励,如消费达标则额外返现加油金至账户,这无疑对车主卡用户来说是额外的“惊喜”。主动、自助等方式领取即在线手动领取加油金至账户有36.17%的车主选择,油卡圈存或充值后返还加油金也有28.45%的车主选择,相对地,自动式的加油金额部分自动返现至账户有28.08%车主选择。但用加油金兑换油卡或其他消费权益在本题中仅仅有7.31%的选票。

        综合加油优惠来看,直接使用,储值至传统油卡等便捷的加油优惠使用方式最受欢迎,返现优惠更是“越直接越好”。电子支付的大潮之下同样席卷车主卡市场,卡片除了实体卡的使用外,线上不同平台的使用率、自身发卡银行平台建设同样重要。因此,“便捷”“线上”“返现直接”成为加油优惠中的关键词。

        额外权益:车主们最欣赏酒店优惠

        除加油优惠之外,有车一族通常来说消费潜力巨大,发卡银行如何为其打开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提供额外的权益也是应花心思之处。对于持卡人来说,如果一张卡片除了能满足车生活的消费场景,同时还可以享受更多权益,这也令卡片默默在持卡人心中“加分”。

        调查结果显示,三大常见的信用卡权益包括酒店权益(积分兑换、游泳健身、房型升级等)、运动权益(高尔夫练习场、网球、马术等)和 健康 权益(体检)最能代表车主们的“心头好”额外权益,其比例分别为65.58%、56.19%和40.86%。 美食 、餐饮优惠和旅行权益(机场接送、休息室)也获得了35.21%和32.46%车主选择。(该选择题为多选题,百分比相加可能超过百分之一百)。

        银行优劣比较

        满意度最高:建行农行名列前茅

        比较市场上的车主卡,卡片优惠力度、优惠规则、额外权益等总体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综合来看,论剑车主卡市场,谁家才是市场佼佼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车主卡体量来看,四大行无疑占据大头,建设银行(龙车 汽车 卡)和农业银行(广东粤通ETC信用卡)分居最令车主满意车主卡的冠亚军,其后为中国银行(长城环球通爱驾 汽车 信用卡)以及工商银行(工银爱车Plus信用卡)。得票率超过20%的还有交通银行(途虎养车联名信用卡)和邮储银行(邮储车主卡)。

        从股份行来看,两大零售银行的代表招商银行(Car Car 汽车 信用卡)和平安银行(平安好车主卡)的票居股份行之首,广发银行(广发标准车主信用卡)紧随其后。兴业银行(兴油卡)和中信银行(中信标准车主卡)以及浦发银行(中油BP车主信用卡)在第三梯队不相伯仲。

        槽点:卡片设计不人性化引车主不满

        作为本次问卷的开放式作答题目,受访车主对车主卡又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车主卡存在的“吐槽点”又是在哪里呢?

        在车主卡服务设计不人性化调查中,34.06%的受访者表示车主卡的其他权益设计门槛过高(消费达标、指定日期、限制名额等),而年费高、收取年费规则不明确、免年费门槛高也有近三成车主不满意。本被用作消费的信用卡却有13.16%的车主认为消费额度低,作为主打权益的加油优惠有11.73%的车主表示加油返现、优惠规则复杂,同样不容小觑的是,在电子支付普及的环境下,已有8.09%的车主抱怨线上消费不算入积分。

        专家建议

        银行回应:设置小量门槛无可厚非

        专家观点:门槛规则设置上需要优化

        进行客户精准画像,定制化营销

        针对门槛高的投诉,董峥认为,为这类垂直领域服务设计的信用卡产品设定必要的门槛是必须的,毕竟它不同于普通产品,只针对有与车相关的刚性消费需求的用户,因此它无需迎合大众消费心理。但是在规则的设置上需要优化,让规则更适应“傻瓜化”,让用户唾手可得。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认为,目前“羊毛党”太多,银行信用卡中心发放的福利基本上被少数羊毛党薅光,特别是刷卡套现的客户,而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却感受不到银行的福利或者优惠。因此,大量持卡客户对银行信用卡中心好感度较低,容易流失。建议信用卡中心多招聘大数据分析人才,对车主卡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定制化营销,降低优惠达标门槛,让更多的持卡人群感受到实惠,这样才能提高用户体验,降低客户流失率。

        工行、平安最有“着数”

        专家建议:车主选卡应“以我为主”

        市场上车主卡花多眼乱,究竟哪张卡最实惠?哪张卡权益最全?首先从年费来看,由于车主卡一般都有加油优惠等“硬核”权益,因此车主卡一般收取100至300左右的年费,这点浦发银行做到了免年费,应该算是比较突出。再以加油优惠为例子,加油立减、6%返现、88折优惠力度和获得返现门槛都有不同,如仅从优惠力度来看,交行、平安优惠力度大,工行每月最高返现可达150元,但有名额限制。对车主来说, 汽车 加油应为“刚性消费”,因此工行、交行、平安均值得推荐。

        此外在使用方式上,平安可以去指定加油站或者在平安口袋银行APP充值油卡(中石油中石化都可以)完成加油消费,而交行更是立减优惠,二者在加油优惠上已领先其他车主卡。在道路救援上,建行、中行占优势,而民生银行的不限车牌号码24小时全年无休的道路救援服务则是股份行中亮眼的权益。

        其他权益方面,中行新卡完成等值99元的快捷支付即获50元京东E卡,中信银行尽显出行商旅优势,赠送1000元航班延误险,最高1500万航空意外伤害险,以及盗刷保障险,另外平安的视频会员四选一、20公里代驾、饿了么、洗车、话费权益每月可选2个兑换可以说是满足车主灵活的权益需求并较为全面。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建议,持卡人在选择信用卡时切勿仅以权益多寡作为择卡标准,毕竟车主卡权益基本上大同小异,加上部分权益规则有门槛,因此选卡时应挑贴合自身使用习惯的卡为上策。

        董峥也表示, 汽车 类主题信用卡的优惠权益主要针对 汽车 类消费,而且这类信用卡产品很多,各卡优惠的权益却是大同小异,因此虽然通过多办相应的产品可以获得叠加的优惠,但是要结合自己用卡习惯来办卡,没必要为了权益过多申请。

        附:各种类车主卡优惠汇总(可点击看大图)

        连续4天!广东0新增!

        幼儿园采血现场哭声一片,第一个疼哭了,第二个吓哭了,第三个…

        广州各大少年宫:春季课程调整至秋季开课,家长说……

       好了,今天关于“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新能源汽车问卷调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